top of page
搜尋
wenhuaic

【教學實記】真人圖書館,和一本能夠對話的真人書一同認識世界。

來借一本書吧!

真人圖書館(The Living Lirary)的概念始於2000年的丹麥,因人們之間產生的誤解和偏見,導致丹麥的一場種族衝突暴力事件。因此創辦人羅尼(Ronni Abergel)創立了「停止暴力」(Stop The Violence)的組織,開始邀請人們用對話的方式理解對方,突破了紙本文字的單向閱讀,讓彼此能夠更具備開放的心胸了解對方。


透過對話開啟孩子的好奇

在教學現場中,我們觀察到臺灣孩子在面對不同人事務的興趣缺缺,與他人難以開啟新對話,更不用說需要使用到外語的溝通,在本校英語從一年級開始學習後,雖提供了大量外師課程,但在真實情境面對到外國人時,學生甚至忘記外師也是外國人,會理所當然地告訴老師「我沒有跟外國人講話過」,因此,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課程,引導孩子珍惜與他人相遇的時光,預先了解與人溝通的技巧與準備,並積極地嘗試對話,讓彼此的生命交流。


然而在小學現場實行時,我們考量學生對於許多不同國家人們的理解充滿著刻板印象,甚至在語言中也會出現重歐輕非的傾向。因此透過資源的引入,讓孩子能夠多元接觸各國人,透過提問與對話,深入的了解該國的風土民情與文化。

透過英語問答,每位孩子都有機會與外籍生對話,縱使對語言不熟悉,也能夠使用單字溝通



博覽群「書」的新體驗

本校國際文化老師與周邊銘傳大學國際學生會合作,邀請來台就讀的國際生們來分享自己的國家特色並與學生對話互動。這些國際生們多來自臺灣的邦交國、周邊鄰近國家,在實施這幾年的過程中,我們曾邀請了史瓦帝尼、巴布亞新幾內亞、帛琉、印尼、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南韓……等國家,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文化差異與理解的歷程。

來自史瓦帝尼的老師,熱情的分享家鄉傳統服飾、節慶給孩子們認識。


怎麼閱讀一本真人書

在打開一本書時,我們希望孩子能先預設自己的疑問,對於一個全然陌生的人可以怎麼樣展開一段對話是有禮貌的,對於許多學生而言,10個問題想破頭都想不出來,因此老師們會透過引導的方式,提醒孩子課本有用論,將英語課本中的例子來出來討論,也有孩子想針對當前時事,詢問對方的看法。例如在ISIS恐怖組織盛行時,學生對於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怎麼看待這樣的組織非常有興趣,我們也會鼓勵孩子詢問。


透過這樣的分享歷程,我們看見了泰國對於皇室的尊重大過於我們的想像、看到了巴布亞新幾內亞學生來到臺灣感到最不熟悉的是食物的烹飪方式,他們自2020年仍保留了熱石煮沸食物的方式、南韓的學生分享的KPOP文化和臺灣的學生興趣深入結合等等,除了可以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文化的差異外,許多學生也在課後的回饋表示「原來用英語認識一個人沒有那麼困難」!

老師們也常帶來真實的情境體驗,讓孩子感受傳統服飾在慶典上的儀式感。


105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